【概况】 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有面积969.7平方米,一层设有警务室、便民服务大厅,共设立民生服务岗、计生服务岗、就业保障岗等8个岗位,方便辖区居民办事;二层设立健身室、心理咨询室、老年日间照料中心、妇女儿童之家等各类功能室;三楼设立会议室、文体活动室、图书阅览室、党史展区。党委下设2个党支部,有党员112名。辖区内有个体私营门点180个,居民小区楼院15个,居民住宅楼80幢,有居民3474户9032人。
【社区党建】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,常态化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,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新途径,倾力打造“网格惠民驿站”“网格便民小屋”“幸福邻里”等家门口的党员服务体系,构建“15分钟党建服务圈”。认真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,创新教育方式,采取红色农耕生活体验、红色观影课堂、聆听老兵故事、讲好红色故事、幸福圆桌会议、板凳故事会等方式,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。强化社区人才后备,加强领导统筹,落实开展社区“两委班子”“两新”组织、共建单位主要领导到社区共同调研、议事协调、“轮值”书记制度,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。织密组织体系,借用“大党委”力量,积极引导“双报到”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和治理工作,按季度召开“大党委”联席会议4次,收集问题11条,社区“大党委”会议12次,讨论问题11件。积极打造清廉社区,聘任党风廉政监督员 ,通过“三化三心”构筑新的廉政监督平台,扩大廉政监督的辐射面,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社区“最后一公里”。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、廉洁从政规定并观看警示教育片15次,完善社区三务公开制度,扎实开展廉政监督员日常监督 ,重点围绕居委财务开支、党务政务公开、民主议事规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督4次。强化党管宣传,意识形态不放松。全力打好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战,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,纳入社区全年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,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。强化党员干部理论学习,采取个人自学、专题学习会、辅导报告会等形式24场次。丰富学习培训实践活动,全年通过听讲座、读文件、观视频等方式,集中学习全国两会精神、党的二十大精神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章党规,体验农耕生活、读书活动共45场次。
【精神文明】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为契机,着力开展“彩虹城市·文明相约”志愿服务活动,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街,持续绽放城市之美,凝聚起新时代社区发展的“精气神”。依托网格惠民驿站、网格便民小屋、近邻湾、幸福邻里等“微阵地”,开展庭院会、板凳会、圆桌会等小规模、互动式、有特色、接地气的面对面宣讲交流22场次,结合“我们的节日”开展“社区党群一家亲、缤纷活动迎新春”“文明祭祀平安清明”、庆三八“文艺汇演”“五月康乃馨、爱心献母亲”“浓情端午、粽香传情”及“彩虹城市、文明相约”第二届趣味运动会等各类文艺汇演3场、各类培训10余次。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整合共建队伍,有针对性地开展“十家连心”、家政服务、文体活动、心理疏导、法律咨询、医疗保健、扶贫帮困、消防安全大排查、环境整治、“大手拉小手、手绘新时代”等志愿服务50余场次。持续开展“最美家庭”“优秀党员”“文明家庭标兵户”“好婆婆”“好媳妇”等身边好人,并通过“道德讲堂”“庭院故事会”,利用社区“大喇叭”“四级”微信架构群组、电子屏等“线上”+“线下”宣传平台,便民服务栏“上墙”举措,广泛开展文明养成宣传教育。深化“建设新民乐、争当新市民”居民素质提升行动,常态化开展社区法治宣传、文化宣教及“文明家庭”“文明小区(楼院)” 创评活动,推进移风易俗、树立文明新风,努力提升居民文明素养。利用“巾帼家美积分超市”,发动辖区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,由“要我干”变成“我要干”,以倍增效应弘扬新风尚,形成“你追我赶兑积分、争先恐后创最美”的文明新风,强化社区居民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。
【综治维稳】 按照“细致、精致、极致”的要求,创新社区治理模式,以“网格划分科学化、队伍建设专职化、工作机制联动化、服务管理一体化、数据信息共享化”为基本目标,按照“1+1+1+N”网格配备模式,建成“智慧社区”网格管理平台,始终坚持全覆盖、细管理、优服务的工作态度,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,打造和谐平安社区。推行县级领导包抓社区、科级领导包抓支部、社区干部包抓网格的“三联包抓”机制,深入推进“三进三问三查,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”活动,办理群众诉求72件、化解矛盾纠纷15件、微心愿征集34件,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“关键小事”和急难愁盼问题。加强智慧社区建设,以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信息网络为依托,整合现有党的建设、综治e通、社区治理等各系统信息资源,启用智能门禁系统16套、智能探头96套、智能广播36个,打造线上线下协同办理“一门式”公共服务平台。开展综治中心与网格驿站视频点对点联网喊话交流,及时掌握驿站所管辖的网格发生的相关事件。建立常态化、长效化的社情民意收集反馈机制,用好“网格民情日志”,推行“五勤”工作法,按照周排查、月研判、分级调处、跟进化解的思路,全力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及信访案件,做到小事不出网格、大事不出社区、矛盾不上交。对安置帮教人员坚持一季一回访,重点时段每周一回访。聚焦“一老一少”特殊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,为留守老人、儿童、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、课后托管、康复治疗等多种形式的服务,全力打造“居家康养”15分钟服务圈。全面实施“八五”普法,通过开展文体活动、法律顾问进社区活动,发放法律宣传品、以案说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宣法普法,居民的规矩意识和法治意识不断提升。严格落实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”安全生产责任,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,突出小区安全、电器火灾安全等专项检查,排查化解各类安全隐患38起,确保社区安全。
【小区整治】 推行党建引领下的“社区党组织+业委会+物业公司”协商共治机制,强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,推行“双向进入、交叉任职”,打造“红管家”“红色物业”。探索推进由城投物业公司统一接管的“大物业”管理模式,依托城投公司将东浦小区、公安局小区等4个连片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与相邻的聚业苑11区整合,拆除8堵围墙栅栏210米,安装交通道闸3套,覆土650方,垃圾清运1195方,打通小区内道路6条,施划停车位780个,绿化面积1200多平方米,切实由“一盘沙”化作“一盘棋”,服务居民1325户,让居民切身感受到美好家园人人共享的生活新图景。凝聚合力开展居民小区(楼院)专项整治行动,通过包抓网格单位牵头、共建单位负责、物业部门参与、志愿力量支持,全年探索引进“大物业”规范化管理1家,单元门口张贴便民服务宣传栏77个,施划小区消防通道、停车位330处,增设体育健身器材20件,更换增设铁艺宣传栏21个,规范小区垃圾分类文明标贴90对,拆除东浦小区、皮件厂乱搭乱建彩钢房45间。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实践活动抓手,对标对表持续提升居民小区(楼院)任务分解表,联合各单位通过现场调研、走访居民等形式全面查找15个小区(楼院)存在的问题30个,建立问题清单,制订一小区一工作计划,细化整治措施,明确整治时间,全力拆除皮件厂片区4个独门独院储物间52间,持续巩固提升小区整治完成率达92%。常态化推动“红色星期五”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35场次,切实让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在家门口升级。
【民生服务】 严格按照城乡低保线上线下“结合办”、急难型临时救助“现行办”、经济困难老人补贴“及时办”、孤儿基本生活保障“立即办”、残疾人两项补贴“主动办”的办事程序,分解好人民群众的“救命钱”。对66户157人低保户进行分类施策、动态管理,及时上报人员退出,新增,类别变动表,更新低保系统,家庭成员信息,建立低保台卡,打印装订发放表。全年新进户3户5人,增加人口2户4人,退出12户21人,全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120236万元。结合开展的“三进三问三查、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”活动,不断健全发挥共建单位、物业部门、网格长、网格员、兼职网格员、邻里“熟人圈”作用,对急难对象主动发现、及时报告机制,“一门受理、协同办理”作用发挥,全年为急救难1户4人,其他持续性贫困支出救助47户122人办理临时救助,保障辖区困难群体的生活。充分发挥社区妇联执委作用,依托“退休妈妈”志愿服务队和共驻共建结对帮扶活动走访慰问、谈话谈心、精神激励和物质帮扶36次,通过“我们的节日”传统文化节庆活动3场,帮扶慰问困难学生、孤寡老人、残疾人等弱势困难家庭26户,100%完成辖区居民养老保险金、医疗保险金续缴工作。积极深入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,组织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。扎实开展流动人口清理清查工作, 加强人口监测网络建设、动态更新,生育登记17对,再生育登记3对,6户独生子女发放720元,有13户住房补贴申报者符合条件。